托馬斯·比查姆 (Thomas Beecham) |
導體

托馬斯·比查姆 (Thomas Beecham) |

托馬斯·比徹姆

出生日期
29.04.1879
死亡日期
08.03.1961
職業
導體
國家
英國

托馬斯·比查姆 (Thomas Beecham) |

托馬斯·比徹姆 (Thomas Beecham) 是在本世紀的表演藝術和祖國的音樂生活中留下無法模仿的印記的音​​樂家之一。 他是商人的兒子,曾在牛津大學學習,從未上過音樂學院,甚至從未上過音樂學校:他的整個教育僅限於一些私人課程。 但他決定不從事商業,而是投身於音樂。

比徹姆在 1899 年名聲大噪,當時他曾在哈勒管弦樂團接替漢斯·里希特。

他威嚴的外表、喜怒無常和獨創的行為方式(主要是即興創作)以及古怪的行為使比徹姆在全世界廣受歡迎。 他是一個機智的講故事的人,一個活潑而善於交際的健談者,他很快就與喜歡與他合作的音樂家建立了聯繫。 也許這就是 Beecham 成為許多樂隊的創始人和組織者的部分原因。 1906 年他創立了新交響樂團,1932 年創立了倫敦愛樂樂團,1946 年創立了皇家愛樂樂團。 幾十年來,他們都在英國音樂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09 年開始在歌劇院指揮,比徹姆後來成為考文特花園的負責人,經常使用他的經濟援助。 但最重要的是,比徹姆作為一名出色的音樂家兼口譯員而出名。 巨大的活力、靈感和清晰度標誌著他對許多古典傑作的詮釋,主要是莫扎特、柏遼茲、XNUMX 世紀末作曲家的作品——R. Strauss、Rimsky-Korsakov、Sibelius 和 Stravinsky。 “有些指揮家,”一位評論家寫道,“他們的聲譽是建立在‘他們的’貝多芬、‘他們的’勃拉姆斯、‘他們的’施特勞斯的基礎上的。 但是,沒有誰的莫扎特像比徹姆那樣高貴優雅,柏遼茲如此華而不實,舒伯特像比徹姆那樣簡單而抒情。 在英國作曲家中,比徹姆最常演奏 F. Dilius 的作品,但其他作曲家總是在他的曲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作為指揮,比徹姆能夠使管弦樂隊的聲音達到驚人的純度、力量和光彩。 他力求“每個音樂家都發揮自己的作用,就像獨奏家一樣”。 控制台後面是一位衝動的音樂家,他擁有影響管弦樂隊的神奇力量,一種“催眠”的影響力從他的整個人身上散發出來。 同時,正如這位指揮的傳記作者所指出的那樣,“他的任何手勢都不是事先知道和知道的。 管弦樂隊的成員也知道這一點,在音樂會期間,他們為最意想不到的旋轉做好了準備。 排練的任務僅限於向管弦樂隊展示指揮在音樂會上想要達到的目標。 但比徹姆始終充滿著不可戰勝的意志,對自己的理念充滿信心。 他始終如一地使它們栩栩如生。 儘管 Beecham 的藝術天性具有獨創性,但他還是一位出色的合奏演奏家。 他精湛地指揮歌劇表演,讓歌手們有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 比徹姆是第一個向英國公眾介紹卡魯索和夏里亞賓等大師的人。

Beecham 的巡迴演出比他的同事少,將大量精力投入到英國音樂團體中。 但他的精力是無窮無盡的,在 XNUMX 歲高齡時,他進行了歐洲和南美的大型巡演,經常在美國演出。 在英格蘭以外同樣出名的人為他帶來了無數唱片。 僅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他就發行了三十多張唱片。

L. Grigoriev, J. 普拉特克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