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高利聖歌的歷史:祈禱的朗誦會像讚美詩一樣回應
4

格里高利聖歌的歷史:祈禱的朗誦會像讚美詩一樣回應

格里高利聖歌的歷史:祈禱的朗誦會像讚美詩一樣回應格里高利聖歌,格里高利聖歌…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自動將這些字與中世紀聯繫起來(這是非常正確的)。但這種禮拜聖歌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晚期,當時第一個基督教社區出現在中東。

格里高利聖歌的基礎是在2-6世紀期間在古代音樂結構(頌歌)和東方國家音樂(古代猶太聖歌、亞美尼亞、敘利亞、埃及的迷幻音樂)的影響下形成的。 )。

最早且唯一描述格里高利聖歌的文獻證據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三世紀。它涉及在埃及奧克西林庫斯發現的紙莎草紙上收集穀物的報告背面以希臘語記譜錄製的基督教讚美詩。

事實上,這種神聖音樂的名稱是“格里高利”,他基本上系統化並認可了西方教會官方聖歌的主體。

格里高利聖歌的特點

格里高利聖歌的基礎是祈禱的演講,即彌撒。根據合唱聖歌中文字和音樂的相互作用,格里高利聖歌分為:

  1. 音節 (當文本的一個音節對應於聖歌的一種音調時,文本的感知是清晰的);
  2. 氣動 (其中出現小聖歌-文本的每個音節有兩個或三個聲調,文本的感知很容易);
  3. 梅毒的 (大聖歌-每個音節的聲調數量不受限制,文字很難理解)。

格里高利聖歌本身是單一的(即基本上是一個聲音),但這並不意味著聖歌不能由合唱團表演。依表演類型,歌唱分為:

  • 對歌的,其中兩組歌手輪流演唱(絕對所有的詩篇都是這樣唱的);
  • 回應者當獨唱與合唱交替時。

格里高利聖歌的調式語調基礎由 8 種調式組成,稱為教堂調式。這是因為在中世紀早期,僅使用全音階聲音(升號和降號的使用被認為是來自邪惡的誘惑,甚至一度被禁止)。

隨著時間的推移,格里高利聖歌原本僵化的表演框架在許多因素的影響下開始瓦解。這包括音樂家的個人創造力,總是努力超越規範,以及以前旋律的新版本文本的出現。這種對先前創作的作品進行獨特的音樂和詩意的安排被稱為比喻。

格里高利聖歌與記譜法的發展

最初,聖歌是在所謂的音調(類似於歌手的說明)和漸進式歌唱書籍中寫下的,沒有音符。

從 10 世紀開始,出現了完全註釋的歌曲書,使用非線性錄製 非中性記號。 Neuma 是一種特殊的圖標,即曲線,它們被放置在文字上方,以某種方式簡化歌手的生活。使用這些圖標,音樂家應該能夠猜測下一個旋律動作是什麼。

到了12世紀,廣泛傳播 平方線性符號,邏輯上完成了非中立系統。它的主要成就可以稱為節奏系統——現在歌手不僅可以預測旋律運動的方向,而且還可以確切地知道特定音符應該保持多長時間。

格里高利聖歌對歐洲音樂的重要性

格里高利聖歌成為中世紀晚期和文藝復興時期世俗音樂新形式出現的基礎,從奧爾加努(中世紀二聲部的形式之一)到文藝復興盛期旋律豐富的彌撒曲。

格里高利聖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巴洛克音樂的主題(旋律)和建設性(文本形式投射到音樂作品的形式)基礎。這確實是一片沃土,所有後來的歐洲音樂文化形式(廣義的音樂文化)都在這片沃土上發芽。

文字與音樂的關係

格里高利聖歌的歷史:祈禱的朗誦會像讚美詩一樣回應

Dies Irae(憤怒之日)-中世紀最著名的合唱曲

格里高利聖歌的歷史與基督教會的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基於聖歌、迷幻聖歌、讚美詩和彌撒的禮拜表演已經因流派多樣性而在內部脫穎而出,這使得格里高利聖歌得以倖存至今。

眾讚歌也反映了早期基督教的禁慾主義(早期教會社區中簡單的聖歌演唱),強調歌詞而不是旋律。

當祈禱的詩意文本與音樂旋律(一種文字和音樂之間的妥協)和諧地結合在一起時,時間就催生了讚美詩的表演。迷幻聖歌的出現——尤其是哈利路亞結尾的禧年——標誌著音樂和聲最終對世界的統治,同時也反映了基督教在歐洲最終統治地位的確立。

格里高利聖歌與禮拜劇

格里高利音樂在戲劇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聖經和福音為主題的歌曲引發了表演的戲劇化。這些音樂之謎在教堂假期逐漸離開大教堂的牆壁,進入中世紀城市和聚落的廣場。

禮拜劇與傳統的民間文化形式(雜技演員、吟遊詩人、歌唱家、說書人、雜耍演員、走鋼絲者、吞火者等)相結合,為後來的所有戲劇表演形式奠定了基礎。

禮拜劇中最受歡迎的故事是有關牧羊人崇拜的福音故事,以及智者帶著禮物送給嬰兒基督的到來,有關希律王下令消滅伯利恆所有嬰兒的暴行,以及基督復活的故事。

隨著向“人民”的上映,禮儀劇從強制性的拉丁語轉向了民族語言,這使得它更加受歡迎。教會的統治者當時已經很清楚,用現代術語來說,藝術是最有效的行銷手段,能夠吸引最廣大的人群來到寺廟。

格里高利聖歌為現代戲劇和音樂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它並沒有失去任何東西,永遠是一種不可分割的現象,是宗教、信仰、音樂和其他藝術形式的獨特綜合體。直到今天,他在合唱曲中展現的宇宙和世界觀的冰凍和諧仍然讓我們著迷。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