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林娜·伊万諾夫娜·烏斯特沃爾斯卡婭 |
作曲家

加林娜·伊万諾夫娜·烏斯特沃爾斯卡婭 |

加林娜·烏斯特沃爾斯卡婭

出生日期
17.06.1919
死亡日期
22.12.2006
職業
撰寫
國家
俄羅斯、蘇聯

加林娜·伊万諾夫娜·烏斯特沃爾斯卡婭 |

蘇聯戰後新音樂的第一位代表。 Galina Ustvolskaya 早在 1940 年代末 - 1950 年代初就開始創作她的作品,用一種完全形成的音樂語言寫成,因此她的職業生涯比 XNUMX 年代的作者早了 XNUMX 年,後者僅在歲月“解凍”。 她終其一生都是一個隱士,一個不屬於任何學校或創意團體的局外人。

烏斯特沃爾斯卡婭 1919 年出生於彼得格勒。 1937-47 年。 在列寧格勒音樂學院跟隨肖斯塔科維奇學習作曲。 到它結束時,Ustvolskaya 極度苦行且同時極具表現力的語言已經發展起來。 那些年,她還為管弦樂隊創作了多部作品,至今仍符合蘇聯音樂宏大風格的主流。 這些作品的表演者之一是葉夫根尼·姆拉文斯基。

在 1950 年代後期,烏斯特沃爾斯卡婭離開了她的老師,完全放棄了創造性的妥協,過著隱士的生活,對外部事件並不十分感興趣。 在將近半個世紀的創作中,她只創作了 25 首作品。 有時,她的新作品出現之間會相隔數年。 她自己相信,只有當她覺得上帝向她口授音樂時,她才能創作。 自 1970 年代以來,烏斯特沃爾斯卡婭作品的標題明確地強調了它們的存在和精神取向,它們包含了宗教內容的文本。 “我的作品不是宗教的,但無疑是精神的,因為我在其中付出了自己的一切:我的靈魂,我的心,”烏斯特沃爾斯卡婭後來在一次最罕見的採訪中說道。

Ustvolskaya 是彼得堡特有的現象。 她無法想像沒有家鄉的生活,幾乎從未離開過它。 她的大部分作品都充滿了“地下的吶喊”的感覺,顯然可以追溯到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哈姆斯的幻影。 在她的一封信中,這位作曲家說她的作品是“來自黑洞的音樂”。 Ustvolskaya 的許多作品都是為小型但通常不尋常的器樂合奏而創作的。 包括——她後來的所有交響曲(1979-90)和她稱之為“作品”(1970-75)的作品。 例如,她的《第四交響曲》(祈禱,1987)只有四位表演者參與,但烏斯特沃爾斯卡婭堅決反對將這些作品稱為“室內樂”——他們的精神和音樂衝動是如此強大。 讓我們引用作曲家喬治·多羅霍夫(Georgy Dorokhov,1984-2013)的話,他英年早逝(他的作品在很多方面可以被認為是烏斯特沃爾斯卡婭“極端隱士”的精神遺產):稱他們為房間。 而有限的器樂來自於作曲家的集中思考,這種思考甚至不允許不僅是多餘的,而且是簡單的附加細節。

1980 年代後期,Ustvolskaya 得到了真正的認可,當時著名的外國音樂家在列寧格勒聽到了她的作品。 在 1990 年代至 2000 年代,烏斯特沃爾斯卡婭的許多國際音樂節舉辦了(在阿姆斯特丹、維也納、伯爾尼、華沙和其他歐洲城市),漢堡出版社西科爾斯基獲得了出版她所有作品的權利。 創造力 Ustvolskaya 成為研究和論文的主題。 與此同時,作曲家的第一次出國旅行發生在國外,她的作品的演奏者有Mstislav Rostropovich、Charles Mackerras、Reinbert de Leeuw、Frank Denyer、Patricia Kopatchinskaya、Markus Hinterhäuser等著名音樂家。 在俄羅斯,烏斯特沃爾斯卡婭的最佳譯員包括 Anatoly Vedernikov、Alexei Lyubimov、Oleg Malov、Ivan Sokolov、Fedor Amirov。

烏斯特沃爾斯卡婭的最後一部作品(第五交響曲“阿門”)創作於 1990 年。在那之後,據她說,她不再感覺到神聖之手向她口授新作品。 她的作品以蘇聯列寧格勒結束,這是一個特點,靈感讓她進入了 1990 年代自由的“黑幫彼得堡”。 在過去的十五年裡,她沒有參加過所在城市的音樂生活,也很少與音樂學家和記者交流。 Galina Ustvolskaya 於 2006 年高齡去世。只有少數人參加了她的葬禮。 在作曲家 90 歲生日之際(2009 年),她的作品週年紀念音樂會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舉行,由烏斯特沃爾斯卡婭作品的最偉大愛好者阿列克謝柳比莫夫組織。

資料來源:meloman.ru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