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布羅斯托馬斯 |
作曲家

安布羅斯托馬斯 |

安布羅斯托馬斯

出生日期
05.08.1811
死亡日期
12.02.1896
職業
作曲家、教師
國家
法國

安布羅斯托馬斯 |

湯姆的名字在他的同時代人中廣為人知,既是歌劇《迷孃》的作者,該歌劇在他生命的最後 30 年裡上演了 1000 多場,又是巴黎音樂學院傳統的守護者,他希望在他的一生中成為過去的人。

Charles Louis Ambroise Thomas 於 5 年 1811 月 1829 日出生在梅斯省的一個音樂世家。 他的父親是一位謙虛的音樂老師,很早就開始教他彈鋼琴和小提琴,所以這個男孩在九歲時就已經被認為是這些樂器的優秀演奏者。 父親去世後,舉家遷往首都,十七歲的托馬斯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師從 JF Lesueur 學習鋼琴和作曲。 湯姆的成就如此之大,以至於他經常獲獎:1832 年獲得鋼琴獎,次年獲得和聲獎,最後在 XNUMX 年獲得作曲方面的最高獎項,即羅馬大獎,該獎獲得了三等獎- 在意大利逗留一年。 . 在這裡,托馬斯學習了意大利現代歌劇,同時在著名藝術家安格爾的影響下,愛上了莫扎特和貝多芬的音樂。

1836 年回到巴黎,作曲家在一年後上演了第一部喜歌劇,然後又連續創作了八部。 這種類型已成為湯姆作品中的主要類型。 樸實無華的單幕歌劇《卡迪》(1849 年)帶來了成功,該歌劇模仿了羅西尼的《阿爾及爾的意大利女孩》,接近輕歌劇,後來以機智、永不褪色的青春和技巧取悅了比才。 緊隨其後的是與伊麗莎白女王、莎士比亞和他其他戲劇中的角色一起出演的仲夏夜之夢,但根本不是這部歌劇得名的喜劇。 1851 年,托馬斯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並成為巴黎音樂學院的教授(他的學生中有馬斯內)。

湯姆作品的鼎盛時期是在 1860 年代。 情節和編劇的選擇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古諾為榜樣,他求助於 J. Barbier 和 M. Carré,繼古諾的《浮士德》(1859 年)改編自歌德的悲劇之後,他根據歌德的小說《威廉邁斯特的教學歲月》和古諾的《迷孃》(1866 年)創作了羅密歐與朱麗葉 (1867)、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 (1868)。 最後一部歌劇被認為是湯姆最重要的作品,而米尼翁長期以來一直是最受歡迎的,在第一季已經經受了 100 場演出。 這些歌劇使湯姆的權威有了新的提升:1871 年,他成為巴黎音樂學院的院長。 一年前,這位將近 60 歲的作曲家展現了自己真正的愛國者的風采,在普法戰爭爆發時作為志願者參軍。 然而,導演職位並沒有給湯姆留下創作的時間,在哈姆雷特之後他有 14 年沒有寫任何東西。 1882 年,根據但丁的神曲改編的他的最後一部歌劇《弗朗西斯卡達里米尼》上演,即第 20 部歌劇。 又沉寂了七年,最後一部以莎士比亞為原型的作品誕生了——奇幻芭蕾舞劇《暴風雨》。

托馬斯於 12 年 1896 月 XNUMX 日在巴黎去世。

A.柯尼斯堡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