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

保羅·德紹 |

保羅·德紹

出生日期
19.12.1894
死亡日期
28.06.1979
職業
作曲家、指揮家
國家
德國

在代表東德文學和藝術的人物名稱的星座中,榮譽地點之一屬於P. Dessau。 他的作品,如 B. Brecht 的戲劇和 A. Segers 的小說,I. Becher 的詩歌和 G. Eisler 的歌曲,F. Kremer 的雕塑和 V. Klemke 的圖形,歌劇指導V. Felsenstein 和 K. Wulff 的電影作品,不僅在國內享有當之無愧的知名度,而且獲得了廣泛的認可,成為 5 世紀藝術的生動典範。 德紹豐富的音樂遺產包括最具特色的現代音樂流派:兩部歌劇、眾多清唱劇清唱劇作品、2 部交響樂、管弦樂曲、戲劇表演音樂、廣播節目和電影、聲樂和合唱團縮影。 德紹的才華體現在他創作活動的各個領域——作曲、指揮、教學、表演、音樂和社交。

作為一名共產主義作曲家,德紹對他那個時代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做出了敏感的反應。 反帝國主義情緒在歌曲“Soldier Killed in Spain”(1937 年)、鋼琴曲“Guernica”(1938 年)和“International ABC of War”(1945 年)循環中表達。 羅莎·盧森堡 (Rosa Luxemburg) 和卡爾·李卜克內西 (Karl Liebknecht) 合唱團和管弦樂隊 (30) 的墓誌銘是為了紀念 1949 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傑出人物不幸逝世的周年紀念日。 Lumumba 的《安魂曲》(Lumumba's Requiem)(1963 年)是一份專門針對種族隔離受害者的通用音樂和新聞文件。 德紹的其他紀念作品包括聲樂交響曲《列寧墓誌銘》(1951 年)、管弦樂作品《紀念貝托爾特·布萊希特》(1959 年)以及聲樂和鋼琴《高爾基墓誌銘》(1943 年)。 德紹心甘情願地轉向來自不同國家的現代進步詩人的文本——轉向 E. Weinert、F. Wolf、I. Becher、J. Ivashkevich、P. Neruda 的作品。 受 B. Brecht 作品啟發的音樂佔據了中心位置之一。 作曲家有與蘇聯主題相關的作品:歌劇《蘭斯洛特》(改編自 E. Schwartz 的戲劇《龍》,1969 年),電影《俄羅斯奇蹟》(1962 年)的音樂。 德紹的音樂藝術之路是由悠久的家族傳統驅動的。

據作曲家說,他的祖父是當時著名的指揮家,具有作曲天賦。 父親是一名煙草廠工人,直到他生命的盡頭,他仍保留著對歌唱的熱愛,並試圖在兒童身上體現他成為專業音樂家的未實現夢想。 從孩提時代起,這發生在漢堡,保羅聽到了 F. Schubert 的歌曲,R. Wagner 的旋律。 6歲開始學習小提琴,14歲在獨奏晚會上進行大型音樂會。 1910年起,德紹在柏林克林德沃思-沙文卡音樂學院學習了兩年。 1912 年,他在漢堡市劇院擔任管弦樂團首席和首席指揮 F. Weingartner 的助理。 一直夢想成為一名指揮家的德紹熱切地吸收了與溫加特納的創造性交流中的藝術印象,熱情地感受著經常在漢堡巡演的A. Nikisch的表演。

德紹的獨立指揮活動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隨後的徵兵而中斷。 與布萊希特和艾斯勒一樣,德紹很快就認識到了奪去數百萬人生命的血腥屠殺的無謂殘忍,感受到了德奧軍隊的民族沙文主義精神。

在 O. Klemperer(在科隆)和 B. Walter(在柏林)的積極支持下,作為歌劇院管弦樂隊的負責人進一步工作。 然而,對作曲的渴望逐漸取代了從前對指揮職業的渴望。 在 20 年代。 出現了許多用於各種器樂作品的作品,其中包括小提琴獨奏協奏曲,伴隨著長笛、單簧管和圓號。 1926年德紹完成了第一交響曲。 它由 G. Steinberg(1927 年)在布拉格成功演出。 2年後出現了為中提琴和cembalo(或鋼琴)而作的奏鳴曲,在這首小奏鳴曲中,人們感受到了與新古典主義傳統的貼近和對P. Hindemith風格的定位。

1930 年 XNUMX 月,德紹改編的音樂劇《鐵路遊戲》在柏林音樂周音樂節上演出。 “啟蒙劇”這一流派作為一種特殊的學校歌劇,專為兒童的感知和表演而設計,由布萊希特創作,並被眾多著名作曲家所借鑒。 與此同時,欣德米特的歌劇遊戲《我們正在建設一座城市》首映。 這兩部作品今天仍然很受歡迎。

1933年成為許多藝術家創作傳記的一個特殊起點。 多年來,他們離開祖國,被迫從納粹德國移居國外,A. Schoenberg、G. Eisler、K. Weil、B. Walter、O. Klemperer、B. Brecht、F. Wolf。 德紹也被證明是一個政治流亡者。 他工作的巴黎時期(1933-39 年)開始了。 反戰主題成為主要推動力。 在 30 年代初。 繼艾斯勒之後,德紹掌握了大眾政治歌曲的流派。 “台爾曼縱隊”就是這樣出現的——“……對德國反法西斯分子的英勇告別,穿過巴黎前往西班牙參加與佛朗哥派的戰鬥。”

佔領法國後,德紹在美國度過了 9 年(1939-48 年)。 在紐約,與布萊希特進行了一次重要的會面,這是德紹早就想到的。 早在 1936 年,這位作曲家就在巴黎根據布萊希特的劇本《屠宰場的聖女貞德》中的文字創作了《黑草帽的戰歌》——這是對奧爾良少女生活的模仿重新想像版本。 熟悉了這首歌后,布萊希特立即決定在紐約新社會研究學院的演播室劇院參加他的作者之夜。 在布萊希特的文本中,德紹寫了約。 50 首作品——音樂劇、清唱劇、聲樂和合唱。 其中最重要的是作曲家回國後創作的歌劇《盧庫勒斯的審訊》(1949 年)和《蓬蒂拉》(1959 年)。 接近他們的是布萊希特戲劇的音樂——“99%”(1938),後來被稱為“第三帝國的恐懼與貧困”; “勇氣媽媽和她的孩子”(1946 年); “塞祖安的好人”(1947); “例外與規則”(1948 年); “先生。 蓬蒂拉和他的僕人馬蒂”(1949 年); “高加索粉筆圈”(1954 年)。

在 60-70 年代。 歌劇出現——《蘭斯洛特》(1969)、《愛因斯坦》(1973)、《萊昂內和莉娜》(1978)、兒童單曲《公平》(1963)、《第二交響曲》(1964)、管弦三聯曲(《1955》 ,《風暴之海》,《列寧》,1955-69),四把大提琴、兩架鋼琴和打擊樂的《四重奏》(1965)。 “東德的老作曲家”繼續緊張工作,直到他的日子結束。 在他去世前不久,F. Hennenberg 寫道:“德紹即使在他九十歲的時候仍然保持著活潑的氣質。 堅持自己的觀點,他有時可以用拳頭敲桌子。 同時,他會一直傾聽對話者的論點,從不暴露自己無所不知、無懈可擊。 德紹知道如何在不提高聲音的情況下進行說服。 但他經常用煽動者的語氣說話。 他的音樂也是如此。”

L·里姆斯基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