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克雷內克 (Ernst Krenek) |
作曲家

恩斯特·克雷內克 (Ernst Krenek) |

恩斯特·克熱內克

出生日期
23.08.1900
死亡日期
22.12.1991
職業
撰寫
國家
奧地利、美國

23 年 2000 月 1916 日,音樂界慶祝了最具原創性的作曲家之一恩斯特·克雷內克 (Ernst Krenek) 誕辰一百週年,他的作品至今仍受到評論家和聽眾的含糊評價。 恩斯特·克雷內克 (Ernst Krenek) 是一位奧地利裔美國作曲家,儘管他姓斯拉夫,但他是純正的奧地利人。 1916 年,他成為作曲家 Franz Schreker 的學生,他的作品帶有明顯的色情色彩,並以新的(音樂)元素而聞名。 當時,施萊克在維也納音樂學院教授作曲。 克熱內克的早期作品(從 1920 年到 XNUMX 年)將他描述為一位尋找自己獨特風格的作曲家。 他非常注重對位法。

1920年,施雷克成為柏林音樂學院院長,年輕的克熱內克繼續在這裡學習。 這位作曲家結交了很多朋友,包括 Ferruccio Busoni、Eduard Erdman、Artur Schnabel 等知名人士。 由於 Schreker 的音樂理念,這使得 Krenek 有可能在現有的基礎上獲得一定的提升。 1923 年,Krenek 停止與 Schreker 的合作。

這位作曲家早期柏林時期的作品被稱為“無調性”,它以引人注目的作品為標誌,包括三部富有表現力的交響曲(作品 7、12、16),以及他的第一部歌劇,以喜歌劇的風格創作“影子跳躍”。 這部作品創作於 1923 年,結合了現代爵士樂和無調性音樂的元素。 也許這一時期可以稱為克熱內克活動的起點。

在同一個 1923 年,克熱內克與古斯塔夫·馬勒 (Gustav Mahler) 的女兒安娜結婚。 他的感性視野正在擴大,但在音樂方面,他走的是抽象的、不妥協的、新思想的道路。 作曲家喜歡巴托克和欣德米特的音樂,提高了自己的技術。 這位大師的音樂確實充滿了現代主題,這首先適用於歌劇。 克熱內克嘗試歌劇類型,並在其中加入了古典模型所不具備的元素。

1925 年至 1927 年期間,克熱內克搬到卡塞爾,然後搬到魏斯巴登,在那裡他學習了音樂戲劇的基礎知識。 不久,這位作曲家遇到了保羅貝克爾,他是一位在主要歌劇院演出的指揮家。 貝克爾對克熱內克的作品表現出興趣,並啟發他創作另一部歌劇。 俄耳甫斯和歐律狄刻就是這樣出現的。 劇本的作者是 Oskar Kokoschka,他是一位傑出的藝術家和詩人,寫了一篇非常表現主義的文字。 這部作品充斥著大量的弱點,然而,就像之前的歌劇一樣,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進行,不同於任何其他人的方式,充滿了表達和作曲家對以廉價流行的名義做出任何讓步的不容忍。 這裡有健康的利己主義,有戲劇性的情節,還有宗教和政治背景。 所有這些使我們有可能將克熱內克稱為聰明的個人主義者。

在魏斯巴登居住期間,克熱內克創作了他最引人注目但同時也是備受爭議的歌劇之一“約翰尼扮演“。 歌詞也是作曲家寫的。 在製作中,Krenek 使用了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技術成就(無繩電話和真正的機車(!))。 歌劇的主角是一位黑人爵士音樂家。 這部歌劇於 11 年 1927 月 100 日在萊比錫上演,受到公眾的熱烈歡迎,同樣的反應等待著其他歌劇院的歌劇,隨後在那裡演出,這是 1928 多個不同的舞台,包括馬利歌劇和芭蕾舞團列寧格勒劇院(18 年,S. Samosud 執筆)。 然而,評論家並沒有欣賞這部歌劇的真正價值,認為它具有社會和諷刺背景。 該作品已被翻譯成 1928 種語言。 歌劇的成功徹底改變了這位大師的生活。 Krenek 離開魏斯巴登,與 Anna Mahler 離婚並與女演員 Bertha Hermann 結婚。 自3年以來,這位作曲家一直居住在維也納,並作為自己作品的伴奏一路在歐洲巡迴演出。 為了重複《約翰尼》的成功,他寫了 1930 部政治諷刺歌劇,此外還有一部大型歌劇《俄瑞斯忒斯的一生》(62 年)。 所有這些作品都以編排的優良品質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很快就出現了歌曲循環(op. XNUMX),根據許多評論家的說法,這只不過是舒伯特的“冬之旅”的類似物。

在維也納,克熱內克再次走上了重新思考自己音樂觀點的道路。

當時,勳伯格追隨者的氛圍在這裡佔據主導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貝爾格和韋伯恩,他們因與維也納諷刺作家卡爾克勞斯的關係而聞名,後者擁有一大批有影響力的熟人。

思前想後,克熱內克決定研究勳伯格技巧的原理。 他對 dodecaphone 風格的介紹表現在為管弦樂隊創作變奏曲(作品 69),以及結構良好、值得注意的歌曲循環“Durch die Nacht”(作品 67),以克勞斯的話. 儘管他在這個領域取得了成功,但 Krenek 認為他的職業是歌劇。 他決定對歌劇《俄瑞斯忒斯》進行修改並將其公之於眾。 這個計劃實現了,但克熱內克卻大失所望,觀眾對這部歌劇的迎接十分冷淡。 Krenek 繼續他對作曲技巧的仔細研究,隨後他闡述了他在優秀作品“Uber neue musik”(維也納,1937 年)中學到的知識。 實際上,他在“演奏音樂”(歌劇“查理五世”)中使用了這種技巧。 這部作品於 1930 年至 1933 年在德國上演。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1938 年由卡爾·倫克爾指揮的布拉格作品。 在這部奇妙的音樂劇中,克雷內克將啞劇、電影、歌劇和他自己的回憶結合在一起。 作曲家寫的劇本充滿了奧地利愛國主義和羅馬天主教信仰。 克熱內克在他的作品中越來越多地提到國家的作用,這被當時的許多評論家誤解了。 與審查制度的分歧迫使作曲家離開維也納,並於 1937 年移居美國。 在那裡定居後,克熱內克有一段時間從事寫作、作曲和演講。 1939 年,克熱內克在瓦薩學院(紐約)教授作曲。 1942 年,他離開了這個職位,成為明尼蘇達州美術音樂學院系主任,1947 年後他移居加利福尼亞。 1945 年 XNUMX 月,他正式成為美國公民。

1938 年至 1948 年在美國逗留期間,這位作曲家至少創作了 30 部作品,包括室內歌劇、芭蕾舞劇、合唱團作品和交響曲(4 和 5)。 這些作品基於嚴格的十二音風格,而有些作品是故意不使用十二音技巧而寫的。 從 1937 年開始,克熱內克在一系列小冊子中闡述了自己的想法。

50年代初,克熱內克的早期歌劇在奧地利和德國的劇院舞台上成功上演。 第二個所謂的“自由無調性”時期在第一弦樂四重奏(op. 6)和不朽的第一交響曲(op. 7)中表現出來,而宏偉的高潮也許可以被認為是大師的第二和第三交響曲。

作曲家新浪漫主義思想的第三階段以歌劇《俄瑞斯忒斯的一生》為標誌,這部作品是用音列技術寫成的。 “查理五世”——克熱內克的第一部作品,採用十二音技術構思,因此屬於第四時期的作品。 1950年,克熱內克完成了他的自傳,原件保存在美國國會圖書館。 1963 年,大師贏得了奧地利大獎賽。 Krenek 的所有音樂就像一本百科全書,按時間順序列出了當時的音樂趨勢。

德米特里·利彭佐夫 (Dmitry Lipuntsov),2000 年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