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第歌劇中的著名詠嘆調
4

威爾第歌劇中的著名詠嘆調

威爾第歌劇中的著名詠嘆調朱塞佩·威爾第(Giuseppe Verdi)是音樂劇大師。他的歌劇中蘊藏著悲劇色彩:致命的愛或三角戀、詛咒與復仇、道德選擇與背叛、鮮活的感情以及結局中一個甚至幾個英雄幾乎肯定的死亡。

作曲家秉承了義大利歌劇的傳統——依靠歌聲來表演歌劇動作。通常,歌劇部分是專門為特定表演者創作的,然後開始超越戲劇框架,過自己的生活。這些也是威爾第歌劇中的許多詠嘆調,它們作為獨立的音樂曲目被收錄在傑出歌手的保留曲目中。這裡是其中的一些。

“利托納勝利者!” (「帶著勝利回到我們身邊…」)-歌劇《阿伊達》中阿伊達的詠嘆調

當威爾第被邀請為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寫一部歌劇時,他起初拒絕了,但後來改變了主意,幾個月後《阿依達》問世了——一個關於埃及軍事領導人愛情的悲傷童話拉達梅斯和奴隸阿伊達,埃塞俄比亞國王的女兒,對埃及懷有敵意。

愛情因國家之間的戰爭和埃及國王安納里斯的女兒的陰謀而受阻,她也愛上了拉達梅斯。歌劇的結局是悲慘的-戀人同歸於盡。

第一幕第一場結束時,詠嘆調「勝利歸來…」響起。法老王任命拉達梅斯為軍隊統帥,安納里斯呼籲他凱旋歸來。阿依達陷入了混亂:她所愛的人要與她的父親作戰,但她對兩人都同樣親愛。她向眾神祈禱,祈求神靈將她從這種折磨中拯救出來。

“跨過萬帕!” (「火焰在燃燒」)-阿蘇塞納的歌劇《吟遊詩人》中的歌曲

《遊吟詩人》是作曲家對浪漫主義傾向的致敬。這部歌劇的特點是錯綜複雜的情節和神秘的觸感:復仇的渴望、嬰兒的替代、打架、處決、毒死和暴力激情。迪盧納伯爵和吟遊詩人曼里科由吉普賽人阿蘇塞納撫養長大,他們既是兄弟又是情敵,都愛上了美麗的利奧諾拉。

在威爾第歌劇的詠嘆調中,還可以包括第二幕第一幕中阿蘇塞納的歌曲。火邊的吉普賽人營地。看著火焰,吉卜賽人想起了她的母親是如何被燒死在火刑柱上的。

「Addio, del passato」(「原諒我,永遠…」)-歌劇《茶花女》中維奧萊塔的詠嘆調

本劇的情節取材自小仲馬的戲劇《茶花女》。年輕人的父親介入阿爾弗雷德·傑蒙和名妓維奧萊塔之間的關係,要求他們斷絕惡性關係。為了心愛的妹妹,維奧萊塔同意與他分手。她向阿爾弗雷德保證她已經愛上了別人,但這個年輕人殘酷地侮辱了她。

威爾第歌劇中最衷心的詠嘆調之一是歌劇第三幕中維奧萊塔的詠嘆調。身患絕症的女主角在巴黎的一間公寓裡去世。讀完老傑蒙特的信後,女孩得知阿爾弗雷德已經查明真相並來找她。但維奧萊塔明白她的生命只剩下幾個小時了。

“節奏,節奏,我的迪奧!” (「和平,和平,上帝啊…」)-歌劇《命運的力量》中利奧諾拉的詠嘆調

該歌劇是作曲家應馬林斯基劇院的要求創作的,並在俄羅斯首演。

阿爾瓦羅意外殺死了心愛的利奧諾拉的父親,她的哥哥卡洛斯發誓要為他們倆報仇。複雜的故事情節將阿爾瓦羅和卡洛斯聚集在一起,他們暫時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是如何聯繫在一起的,女孩在修道院附近的一個山洞裡隱居,她的愛人在那裡成為了一名新手。

詠嘆調在第四幕第二場響起。卡洛斯在修道院找到了阿爾瓦羅。當男人們用刀劍戰鬥時,小屋裡的利奧諾拉想起了她所愛的人,並祈禱上帝賜予她平安。

當然,威爾第歌劇中的詠嘆調不僅由女主角表演,也由英雄表演。例如,每個人都知道《弄臣》中曼圖亞公爵的歌曲,但還記得這部歌劇中的另一首精彩詠嘆調。

「Cortigiani, vil razza」(「交際花,罪惡的惡魔…」)-歌劇《弄臣》中弄臣的詠嘆調

該歌劇改編自V·雨果的戲劇《國王自娛自樂》。即使在創作這部歌劇的過程中,由於擔心涉及政治暗示,審查制度也迫使威爾第更改了劇本。於是國王成為了公爵,行動轉移到了義大利。

著名的浪子公爵讓駝背弄臣的心愛的女兒吉爾達愛上了他,弄臣發誓要向主人報仇。儘管女孩深信愛人的輕浮,但她還是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將他從父親的報復中拯救出來。

詠嘆調在第三幕(或第二幕,取決於製作)響起。廷臣們從家中綁架了吉爾達,並將她帶到了宮殿。公爵和小丑正在尋找她。首先,公爵發現她在城堡裡,然後是弄臣。駝背乞求朝臣將女兒還給他,但沒有成功。

“Ella giammai m'amò!” (「不,她不愛我…」)-歌劇《唐卡洛斯》中菲利普國王的詠嘆調

該歌劇的劇本改編自席勒的同名戲劇。愛情線(菲利普國王——他的兒子唐·卡洛斯,愛上了他的繼母——伊麗莎白女王)在這裡與政治線——解放佛蘭德斯的鬥爭——相交。

菲利普的宏大詠嘆調開始了歌劇的第三幕。國王在寢宮裡沉思。他痛苦地向自己承認妻子的心向他關閉並且他很孤獨。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