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一些特點
4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一些特點

貝多芬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大師,也是一位奏鳴曲形式的大師,他一生都在尋找這一流派的新方面,以及在其中體現他的思想的新方法。

這位作曲家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忠於古典經典,但在尋找新聲音的過程中,他經常超越風格的界限,發現自己即將發現一種新的、未知的浪漫主義。貝多芬的天才在於,他將古典奏鳴曲推向了完美的頂峰,打開了通往作曲新世界的一扇窗。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一些特點

貝多芬對奏鳴曲套曲的詮釋的不同尋常的例子

作曲家在奏鳴曲形式的框架內窒息,越來越多地試圖擺脫奏鳴曲循環的傳統形式和結構。

這一點在第二奏鳴曲中已經可見,他用一首諧謔曲代替了小步舞曲,而且他不只一次地這麼做了。他廣泛使用非傳統的奏鳴曲體裁:

  • 進行曲:第10、12和28號奏鳴曲;
  • 器樂宣敘調:第17號奏鳴曲;
  • arioso:第 31 號奏鳴曲。

他非常自由地詮釋奏鳴曲循環本身。他自由地處理了慢快交替的傳統,從慢樂第13號奏鳴曲、第14號《月光奏鳴曲》開始。在第21號奏鳴曲中,所謂的「極光」(貝多芬的一些奏鳴曲有標題),最後一個樂章之前有一個介紹或作為第二樂章的介紹。我們觀察到第十七號奏鳴曲第一樂章中存在著一種緩慢的序曲。

貝多芬對奏鳴曲套曲中傳統的聲部數量也不滿意。他的第19、20、22、24、27和32號奏鳴曲為兩樂章;十多首奏鳴曲有四個樂章結構。

第 13 和 14 號奏鳴曲沒有這樣的奏鳴曲快板。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變奏曲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一些特點

作曲家 L·貝多芬

在貝多芬的奏鳴曲傑作中,以變奏形式詮釋的部分佔有重要地位。總的來說,變奏技巧,變奏本身,在他的作品中被廣泛使用。多年來,它獲得了更大的自由,並變得不同於經典的變體。

第十二號奏鳴曲的第一樂章是奏鳴曲形式變奏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儘管簡潔,這種音樂表達了廣泛的情感和狀態。除了變奏之外,沒有其他形式可以如此優雅而真誠地表達這首美麗作品的田園和沈思本質。

作者本人將這部分的狀態稱為「深思熟慮的崇敬」。一個沉浸在大自然懷抱中的夢幻靈魂的這些想法具有深刻的自傳性。試圖擺脫痛苦的想法並沉浸在美麗的環境中的沉思總是以更黑暗的想法回歸而告終。這些變奏之後伴隨著葬禮進行曲並非毫無​​意義。在這種情況下,可變性被巧妙地用作觀察內部鬥爭的一種方式。

《熱情》的第二部分也充滿了這樣的「自我反思」。一些變奏在低音區響起,陷入黑暗的想法,然後飆升到高音區,表達希望的溫暖,這並非巧合。音樂的多變性傳達了主角情緒的不穩定。

貝多芬奏鳴曲 Op 57 “熱情” Mov2

第30號和第32號奏鳴曲的終曲也以變奏曲的形式寫成。這些部分的音樂充滿了夢幻般的回憶;它不是有效的,而是沉思的。他們的主題是深情而虔誠的。它們的情感並不強烈,而是內斂而悠揚,就像透過過去歲月的稜鏡所留下的記憶。每一個改變都會改變一個過去的夢的形象。英雄心中要嘛是希望,要嘛是戰鬥的慾望,要嘛是絕望,要嘛是夢想形象的回歸。

貝多芬晚期奏鳴曲中的賦格曲

貝多芬用複音作曲的新原則豐富了他的變奏曲。貝多芬深受複調音樂的啟發,他越來越多地引入它。複調音樂是第 28 號奏鳴曲、第 29 號和第 31 號奏鳴曲的終曲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貝多芬晚年的創作中,他概述了貫穿其所有作品的中心哲學思想:對比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滲透。中年時期體現得如此淋漓盡致的善與惡、光明與黑暗的衝突思想,在作品的結尾處轉變為「考驗的勝利不是英勇的戰鬥」的深刻思想,而是透過反思和精神力量。

因此,在他後來的奏鳴曲中,他將賦格曲視為戲劇發展的頂峰。他終於意識到,自己可以成為如此戲劇性和悲傷的音樂的產物,以至於生命無法繼續。賦格是唯一可能的選擇。 G. Neuhaus 是這樣談論第 29 號奏鳴曲的最後賦格曲的。

經過痛苦和震驚,當最後的希望破滅時,沒有任何情緒或感覺,只剩下思考的能力。複調音樂體現了冷酷、清醒的理性。另一方面,人們呼籲宗教和與上帝的團結。

以歡快的迴旋曲或平靜的變奏來結束這樣的音樂是完全不合適的。這與其整個概念有明顯的差異。

第30號奏鳴曲終曲的賦格對演奏者來說簡直就是一場惡夢。它很大,有兩個主題,而且非常複雜。透過創作這首賦格曲,作曲家試圖體現理性戰勝情感的思想。裡面確實沒有強烈的情感,音樂的發展是禁慾而深思熟慮的。

第31號奏鳴曲也以復調終曲結束。然而,在這裡,在一段純粹的複調賦格曲之後,諧音結構的紋理又回來了,這表明我們生活中的情感和理性原則是平等的。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