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布朗寧 |
鋼琴家

約翰·布朗寧 |

約翰·布朗寧

出生日期
23.05.1933
死亡日期
26.01.2003
職業
鋼琴家
國家
USA

約翰·布朗寧 |

四分之一個世紀前,美國媒體上可以找到幾十個對這位藝術家的熱烈稱呼。 例如,《紐約時報》一篇關於他的文章包含以下幾行:“美國鋼琴家約翰·布朗寧在與美國所有主要城市和所有最優秀的管弦樂隊的勝利演出後,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歐洲。 勃朗寧是美國鋼琴界最耀眼的年輕明星之一。” 最嚴格的評論家經常把他排在美國藝術家的第一位。 為此,似乎有所有正式的理由:神童(丹佛本地人)的早期開始,紮實的音樂訓練,首先在洛杉磯高等音樂學院獲得。 J.

然而,媒體過於虛張聲勢的廣告語氣令人擔憂,留下了不信任的空間,尤其是在歐洲,當時他們還不太了解來自美國的年輕藝術家。 但漸漸地,不信任的堅冰開始融化,觀眾認識到布朗寧是一位真正重要的藝術家。 此外,他自己也堅持不懈地擴大自己的表演視野,不僅轉向古典音樂,如美國人所說的標準作品,還轉向現代音樂,找到了他的鑰匙。 他錄製的普羅科菲耶夫協奏曲以及 1962 年美國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塞繆爾·巴伯 (Samuel Barber) 委託他首次演奏鋼琴協奏曲就證明了這一點。 60年代中期克利夫蘭管弦樂團遠赴蘇聯時,德高望重的喬治·塞爾邀請年輕的約翰·勃朗寧擔任獨奏家。

那次訪問,他在莫斯科演奏了格甚溫和巴伯的協奏曲,贏得了觀眾的共鳴,儘管他並沒有“敞開心扉”到最後。 但這位鋼琴家隨後的巡演——1967 年和 1971 年——為他帶來了不可否認的成功。 他的藝術出現在非常廣泛的曲目範圍內,這種多才多藝(一開始就提到過)已經證明了他的巨大潛力。 這裡有兩條評論,第一條是 1967 年的,第二條是 1971 年的。

V. Delson:“約翰·布朗寧是一位具有鮮明抒情魅力、詩意靈性和高尚品位的音樂家。 他知道如何深情地演奏——“從心到心”傳達情感和情緒。 他知道如何以純潔的嚴厲表現親密脆弱、溫柔的事物,以偉大的溫暖和真正的藝術性來表達活生生的人類情感。 勃朗寧專注於深度演奏。 他什麼都不做“對公眾”,不搞空洞的、自成一體的“措辭”,與炫耀的虛張聲勢完全格格不入。 同時,鋼琴家對各種精湛技藝的流利程度驚人地難以察覺,人們只有在音樂會之後才能“發現”它,就像回顧過去一樣。 他的整個表演藝術都帶有個人開端的印記,雖然勃朗寧的藝術個性本身並不屬於非凡的、無限的規模、引人注目的圈子,而是緩慢而堅定的興趣。 然而,勃朗寧強大的表演天賦所揭示的具象世界卻有些片面。 鋼琴家並沒有退縮,而是巧妙地柔化了光影的對比,有時甚至將戲劇元素“翻譯”成有機自然的抒情平面。 他是一個浪漫的人,但微妙的情感,帶有契訶夫計劃的暗示,比公開肆虐的激情的戲劇更受他的影響。 因此,雕塑的可塑性比不朽的建築更能體現他的藝術。

G. Tsypin:“首先,美國鋼琴家約翰·勃朗寧的演奏是成熟、持久且始終穩定的專業技能的典範。 可以討論音樂家創作個性的某些特徵,以不同的方式評估他在藝術和詩歌方面的藝術成就和程度。 有一件事是無可爭辯的:這裡的表演技巧是毋庸置疑的。 此外,這項技能意味著完全自由、有機、巧妙和深思熟慮地掌握各種鋼琴表現方式……他們說耳朵是音樂家的靈魂。 不能不向這位美國客人致敬——他真的有一個敏感的、極其細膩的、貴族式精緻的內心“耳朵”。 他創造的聲音形式總是纖細、優雅,勾勒出高雅的輪廓,具有建設性的定義。 同樣出色的還有藝術家豐富多彩、風景如畫的調色板; 從天鵝絨般的“無壓力”強音到鋼琴和弱音上柔和的半色調和光反射的彩虹色演奏。 嚴格而優雅的布朗寧和節奏圖案。 總之,他手下的鋼琴總是美妙而高貴……勃朗寧鋼琴演奏的純淨和技術的精準,不能不引起專業人士最崇敬的感覺。”

這兩項評估不僅可以了解鋼琴家的天賦優勢,還可以幫助了解他的發展方向。 成為高級職業的藝術家,多少失去了青春的清新感,卻沒有失去詩意、詮釋的透徹。

在這位鋼琴家的莫斯科巡演期間,這一點在他對肖邦、舒伯特、拉赫瑪尼諾夫、斯卡拉蒂的優美作品的詮釋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奏鳴曲中的貝多芬給他留下了不那么生動的印象:沒有足夠的規模和戲劇性的強度。 這位藝術家的新貝多芬唱片,尤其是迪亞貝利華爾茲變奏曲,證明了他力求突破自己才華的界限。 但不管成功與否,勃朗寧都是一位​​認真地、充滿靈感地對聽眾說話的藝術家。

Grigoriev L.,Platek Ya.,1990

發表評論